首页 > 资讯 > > 正文

丹青江城耀新辉,第十七届武汉美术作品年展印象

2023-08-31 12:03:49 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

8月24日至9月22日,“江城新辉”——第十七届武汉美术作品年展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展出。此次展览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指导,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武汉美术家协会、武汉美术馆、武汉画院联合承办。展出的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雕塑、当代艺术等多种形式,以独特的审美视角、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美术语言,或从厚重的红色资源中提炼主题,或从城市的火热实践中萃取题材,或从人民多彩生活中刻画人物,描绘了新时代英雄城市的宏阔画卷和真实影像。

作为全面放开之后的首个美术作品年度展,自启动以来,江城新辉——第十七届武汉美术作品年展就受到武汉美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广大美术家和美术爱好者积极响应、踊跃投稿。就目前参展作品及特邀作品展出的情况来看,作为武汉地区美术工作者的集体亮相,本届武汉美术作品年展保持着一贯的高水平输出,成为武汉美术界的一件大事和盛事。


(资料图)

展览聚焦新时代英雄城市的美术表达,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武汉场景,以艺术之美奏响催人奋进的时代强音,作品本身有着多方面解读的审美维度。

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艺术家的作品不可能从真实的生活中抽离出来,而单独地悬置在自己的画室中。从展出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到画家们对于时代事物的参与,对于主题创作的积极响应,对于人民性的理解,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阐释。

《筑桥圆梦》。作者:袁诚

在美术创作与表达中,人民性不是空洞的,而是有着很多具象的表达,比如说,除了考虑到陌生化的创作需要之外,能不能直接反映火热的生活,能不能使自己的作品让观众看得懂,能不能在观众与艺术家中寻找到最大的公约数,是不是真正地为人民而作、为人民而歌,是不是真的可以让观众在作品中找到与自己的相似分型,都是创作中人民性具体需要回答的问题。

《走进乡村,收获满满》《乡村振兴新气象》《如花如月——江城》《玉兰花开》《依江而居》《中国武警》《共筑同心》《钢铁纪事·铁流》《钢筋铁骨》《蓝焰闪耀时》《工业时装》《港口之三》《万象更新》《筑桥圆梦》《党员便民服务》《武汉光谷火车站》等作品,都非常鲜明地用艺术的在场表达了真实。

在特邀作品中,可以欣喜地看到这些已经成名的艺术家对于艺术本身不竭的追求,对于他们来说,技艺本身可能还可以进一步精进,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考虑到作品的经典化问题,使其在非常成熟的基础上进行继续优化,使其成为永恒的经典。这对于他们来说,将是一个持续与恒久的课题。

《珞珈·仲秋》。作者:张炼

美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其评价特别是作为经典的评价确实难以执行单一和绝对的标准,民族、地域、文化和时间等因素都会对它产生影响,使它处于流动和相对状态;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必要的基本标准,特别是要承认美术和美术经典建构标准的存在。经典的普遍性在于,作品描摹出了人类共同的“人性心理结构”和“人性共同美”,也就是说,某些作品被建构为艺术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勾勒出了人性的方方面面。

《玉米小鸟图》《江城夜景》《六君子造像》《那些花儿》《写意江城》《极目楚天舒》《两个几何体》《滨江雨后》《珞珈·仲秋》《虹》等作品,都可以看到他们在追求经典化的道路上一直没有停息下来。

当然,绘画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对于技术本身的雕琢,也应该是每年年展的一大看点,或者说是最应该关注的核心内容。就如同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音准是其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同样,对于艺术家而言,在创作的过程中,对颜料、用笔、材料等各种技法、不同创作手段的探索与创新,也是他们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这将极大丰富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形式,有利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推动着我国美术事业的不断发展。

同时非常难得的是,这些痴迷于技艺精进的艺术家虽然躬身画室自我修炼,有时甚至达到了忘乎所以的境地,但是他们还是在心中能够把握好一个尺度,那就是处理好移步与换景的关系问题。在诸多新元素、高科技元素加入的条件之下,如何还能保持艺术独有的魅力,而不是一味简单地跨界、粗暴地混搭,是值得长期研究与探索的。这有可能是武汉美术界优良的传统形成的持久定力。

《簇簇冷萃清味》《焚·寂》《城市之光》《自有芳菲》《林深时见鹿》《晨风》《南》《阖家欢》《鹿鸣之音》《暖风》等作品都可以见到这样的趋势。

一直处于全国第一方阵的美术汉军凝聚了一支有情怀、有担当、有实力的创作队伍,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美术精品,而且武汉美术创作力量一直都是浩浩汤汤、生生不息,后继力量也是相当可观。

武汉的青年美术家们长于利用他们的知识结构优势以及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的优势,立足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文化的共性与特性的相与激荡,不断找到各种画种、各种技术、各种材料之间的交叉点,将现有的各种元素、资源链接在一起,合成大量不同凡响的新的创作冲动与想法,从而为自己拓宽了肉眼可见的视域机遇和成长空间。

《夏有凉风·美好生活》。作者:李芳

《无悔青春》《西郊游园》《夏有凉风·美好生活》《城市记忆——武汉董家巷》《梦绘江城·笃行致远》《春》等作品都反映出了这股磅礴的青春力量。

撰文:沈伟 邓鼐

沈伟,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邓鼐,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武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仪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